過 年
氧化鋅車間 岳瑞華
已經到了初六晚上,過年的熱鬧勁兒過了多半,卻又好像留了點兒。
老爸老媽家里的爐子是剛換的新的,紅棕色的漆面還是锃亮的,只有在中間的爐蓋兒上積著黑沉沉的一片煤灰樣的東西。上面放了個小水壺,周圍還烤著兩個橘子皮,都剝得完完整整的,說是一個放冰箱用來祛除冰箱的異味,一個用來燉湯喝。年已經過了一半,家里也沒什么親戚來了,只有爸爸媽媽每天想著怎么把剩下的咸肉、鹵肉吃完。到了晚上又爭著要看什么臺的電視,兩個人也能唱出一臺戲,家里每天倒也是吵吵鬧鬧的。我撥了幾下爐蓋子,火燒得太大,坐在旁邊硬是烘得人腦仁兒疼。

“前天你表姐來給拿了兩條魚,說是自己釣的,洗得干干凈凈的,人多好!”媽媽把話頭轉向了我。我撇撇嘴,不久前你不是還說人家沒眼力勁兒,傻不愣登的么。想著沒料到嘴皮一禿嚕就給說出來了。就看見老爸瞅了媽媽一眼,繼而表情還挺樂呵的:“這話還就得讓你女兒說!別人拆你臺你不得翻天!”完了又是搖頭晃腦地盯電視去了!翱瓷犊!看了一天電視,啥都不干……”我歪在沙發上閉著眼都能聽出其中的惱羞成怒。噓,這個時候,就不能說話。
拿起手機,給在爺爺奶奶家過年的女兒發了兩條微信。女兒向我吐槽了一番由于飼養員般的爺爺奶奶而飛速上漲的體重,寒假過完要如何減肥,同學們一起如何約電影、約火鍋等等。然后又死乞白賴地要我發給她幾個“糖糖”(我家養的邊牧狗狗)的視頻、照片,緊接著又點評了糖糖的萌象,說糖糖如何坐得端端地等著投食,眼睛水靈的像早上爺爺剛泡出來的清瑩瑩的茶葉,一條傻狗……
就這會兒,看到老爸老媽他們又進了廚房,窸窸窣窣地說些什么。我跟過去,就聽見一陣陣地抱怨:“那截兒香腸還是好的呀,又去給我扔了……”“孩子們不是說壞了不能吃了么?”“聽他們胡說,啥叫不能吃了,我看看這……”“哎哎哎!這么重,我來我來!”我趕緊接過了老爸手中一盆的肉,心里直叫苦——這什么時候吃得完!
算算日子,春節假期已接近尾聲,明天就得上班了。心里還盤算著:夏天乘著孩子暑假,給孩子和爺爺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報個團,讓他們一起出去走走看看……
年味兒
電鋅一車間 但成彥

臘月,是農歷每年中的最后一個月。一進入臘月,“年”將以倒計時的腳步悄悄臨近,年味兒便越來越濃了。
有童謠為證:
二十三,送灶神;二十四,大掃除;
二十五,做豆腐;二十六,割肉肉;
二十七,殺年雞;二十八,貼窗花;
二十九,請先祖;大年三十熬一宿。
剛進入臘月,天氣剛剛變冷,幾乎每戶人家都會灌臘腸,如果沒有臘腸,就像中秋沒有月餅一樣,整個年味也會變淡似的。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。臘八祭灶,年下來到。喝完臘八粥,辛勤工作一年的人們,仿佛受到了這年味兒的感染,所有人都掰著指頭算著春節到來的日子。印象里,故鄉的一切浮現在腦海里。走在小道上,聞到了村中人家炊煙的味道,猛然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,是的,是家的味道。
小時候,每年這時大人們為了籌備年貨,會專門前往“臘月市”購買臘肉,粥果,各色野味,為臘月里每個有意義的日子做充足的準備。小孩子去“年市”總會纏著大人買新衣服,順便蹭些甜食。盡管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,但還是懷念那些年。如今的這個時候,人們的生活步伐并沒有因此而放慢,每個人都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——辛勤勞作了一年的農民,收起了農具;刻苦學習了一年的學生,暫時拋掉學習的壓力;在外奔波一年的人兒,一遍又一遍刷票、搶票,都在急切盼望著春節的團聚。
臘月里的年味兒,總是牽絆著一代又一代人,無論你在哪里,心中都向往著團聚。春節并不僅僅是一個節日,而是承載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的念想!
回憶兒時的年味兒
三車間 沈翠麗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們覺得年味越來越淡,春節越來越沒意思了。
過去,我們對新年是多么期盼和向往,雖然吃的沒現在好,穿的沒現在光鮮,娛樂方式也沒有現在五花八門,可我們依舊是那么快樂。
那時候,只要寒假一到,我們就掰著手指頭算日子,墻上的掛歷翻了一遍又一遍,無數次的問大人,過年還有多少天?然而長輩們總是笑著,隨口回應一句:還早呢!
節前,最喜歡陪著媽媽去集市買東西,大白兔和各種鞭炮煙花是兒時的最愛,一年就買一次的新衣服也是我最期盼的。還有家家戶戶的大掃除,掃去一年的晦氣,期盼來年一切都好好的。過去的老屋面積很大,從門庭到堂屋再到臥室,全家人都在忙乎著。
臘月二十三,家家都要祭灶?粗钆_上堆滿的糖果糕點,作為小孩的我們口水直流,長輩們給神龕里的灶王爺敬香跪拜,祈求福祉,現在想來覺得很是溫暖。
等呀等,終于等到年三十,我們興奮地貼福字貼對聯,每間房子都不落下,貼好后成就感十足,空氣里似乎都散發著濃濃的喜慶味兒。媽媽從一大早就開始忙活了,大鍋小鍋里燉著各種的肉,伴隨著“嗞、嗞、嗞”的聲音,各種香味撲鼻而來。
晚上年夜飯,全家圍坐在一起,推杯換盞,歡歡喜喜,吃完我們年紀小的還不走,因為長輩要發!紅!包!表面上裝得很淡定,內心早就等不及了,拿紅包不僅要說點吉祥話,還要給長輩磕個大響頭。
年三十晚上包餃子,大家還會偷偷的包上幾只帶硬幣的,誰吃到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好運爆棚。為了吃到帶硬幣的,哪怕吃不下,還會把餃子舀到自己碗里,檢查一下有沒有硬幣。夜深了,即使我們很困了,也會撐著眼皮熬著,當電視里倒數著“5、4、3、2、1!”激動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,屋外的鞭炮連天煙花飛舞,我們和春晚主持人一起大喊:新年好!
從大年初一開始就要串門走親戚了,路上逢人就互道新年好。嘴甜紅包多,還有我們的衣袋里總是鼓鼓的塞滿長輩們給的糖、瓜子、果凍什么的,要是掏出個亮燦燦的金幣巧克力,足以羨煞小伙伴一整天。
如今我們已為人父母,想著兒時的年味兒,那種幸福讓人久久難以平靜。每當新年臨近的時候,那些深藏于心底的記憶便開始復蘇……那時候的我們怎么就那么快樂呢!
年
綜合回收車間 陸青
年
就是讓人心醉的一抹紅
門前的大紅燈籠 紅對聯 紅窗花
紅紅的腰鼓 空中舞動的紅彩綢
年
就是團聚
路途再遙遠再辛苦
都阻止不了我們回家的步伐
不知夢過多少次
和至親們那個擁抱
飯桌上噴香的久違的味道
歡聚一堂陣陣笑語
此刻都已成真